“现在已经没有人能挡得住我们的发展,我们在自己的平台上打了一场绝地反击战。”不久前,在第一财经独家专访上,华大基因CEO尹烨对记者说道。
3月14日晚间,因为更换中介机构经办人员而一度中止审查的华大基因重新提交了招股说明书,在文件中更新了2015年以及2016年全年业绩。
对比之前提交的招股书,华大基因近两年业绩明显增长,2016年全年营收达到17.1亿元,对比2014年2812.07万元的净利润,2015年与2016年净利润分别为2.6亿元与3.3亿元。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无创产前业务发展以及自主研发基因检测设备带来成本的下降。
无创产前业绩突出
从招股书来看,目前华大基因主营业务包括生育健康服务、基础科研服务、复杂疾病服务以及药物研发服务。其中,生育健康类服务从2014年位列第二主要收入来源,成功跃居到最主要收入来源,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超过50%。
2015 年和 2016 年中国区营业收入占比增长主要源于生育健康类业务中无创产前检测业务等临床检测服务的增长。
截止2016年12月,华大无创产前已经超过160万例。目前华大无创产前主要通过直销、代理以及政府合作方式进行销售。
据研究机构BCC Research 统计,2015 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是59亿美元,预计以年复合增长率18.7%或更快的速度增长。
由于行业正处在成长期,目前无创产前主要渗透一线城市,随着单次检测价格下降,渗透率将会逐步提升,根据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数据,2020年中国NNIPT市场规模有望达到95亿元。
但同时,行业也面临巨大竞争。越来越多的新进入者涌入无创产前,国内形成了以华大基因、贝瑞和康为主的基因检测机构。“目前基因产业该走的跑道已经被塞满了,很难再去找一条新的跑道。二级市场不好的时候,上市公司已经没有兴趣买这些不良资产了,很多公司只有故事,没有任何现金流,更不要说利润了。”尹烨说道。
而随着产前检测的格局已经基本确定,华大对于基因检测在复杂疾病方面利用也做了不少布局。根据招股书,2016年,包括肿瘤检测等复杂疾病服务营收已经达到3.8亿元。“肿瘤赛道上至少有两百家公司。当所有人都开始关注这个子领域的时候,这个细分市场已经不那么性感了。”尹烨说道。
打通上游产业
由于国家政策层面短暂叫停基因测序服务、市场份额受挤压,以及上游供应商Illumina抬高试剂价格导致成本上升,华大业绩在2014年到达低谷。当年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只有2000多万。
“2014年的核心点是内外交困,当时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被叫停半年,从叫停中恢复需要一段时间。”尹烨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道。
对照之前公开的2015年上半年净利润,2015年下半年净利润就达到了1.896亿元。利润反弹主要原因在于自主生产测序仪降低测序成本后带来的巨大利润空间。
基因检测主要成本在于测序仪以及测序试剂,而华大战略在于降低设备以及试剂带来的成本。“成本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不是一比一的关系,是一比十的关系。”尹烨对记者说道。公司最近三年直接材料费用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分别为 50.47%、54.13% 和 51.93%,其中主要物料支出为测序试剂。
全球目前只有三家公司可以造测序仪,作为基因产业的“军火商”,具有极大定价权,Illumina毛利的接近70%。
在2014年,华大用于购买Illumina测序仪以及试剂耗材的价格就达到了1.96亿元人民币,占总采购成本的40.46%。
2013年,华大收购美国基因设备开发制造商CG(Complete Genetics),随后开始基因检测设备自主研发和生产。
2014年6月,华大自主研发的BGISEQ-1000和BGISEQ-100测序仪通过CFDA审批,2016年,BGISEQ-500 桌面型测序仪也获得CFDA审批。目前,这些测序仪通过华大旗下子公司华大智造进行销售,华大也完成了从中下游服务行业向上游制造的逆袭。
在2016年,用户购买Illumina测序设备的占比已经下降到25.93%。
“华大一直想做的是引领时代而不是迎合市场的事,我们也有生存压力,也想盈利,只能把自己的技术,知识产权,产业链全部打通,这是倒逼我的战略转型。所以,你就能明白,为什么华大在2013年去买CG,我可以从质量到成本跟美国公司PK,这就是我们最想做的事。”尹烨说道。“所有质疑,声音都会越来越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