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丁雅栀】在海峡两岸,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致力于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推动民心相通。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林敏洁便是其中一位。7日,她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延续上一代台联(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工作者的努力”,“接好这一棒”,推动更多台湾同胞来大陆走走看看,也让更多在大陆工作生活的台胞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林敏洁祖籍台湾,生于内蒙,长在南京,曾赴日本求学执教23年。受父亲影响,她也参与到台联的工作中。“父亲那一代的许多台湾年轻人怀着爱国之情回到大陆,奔赴祖国的四面八方参与建设。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江苏省台联成立,我父亲投入对台交流一线的工作。他们那代老台胞充满信念,怀着亲情乡情爱国情,倾力建设台联。”她回忆道。
林敏洁历任江苏省政协学委会副主任、省政协常委等,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她关心国家发展大计、教育、民生福祉等,累计提交了近百篇提案。为了让更多在大陆工作生活的台胞能够有幸福感、获得感,她尤其关注优化政策和机制,促进提高台胞对大陆的认同感,如台胞办理及使用居住证的便利性以及台籍教师、学者的工作学习情况。林敏洁告诉记者,她每年都保持着与台籍教师、学者的密切联系,推动创办了两岸教师资源融合研讨会,邀请台籍教师、学者共同探讨在大陆发展的经验以及两岸教育的理念,为想来大陆发展的台湾教师、学者分享经验、搭建平台,希望能帮助台籍教师更好地融入大陆生活。
在林敏洁看来,台籍教师群体教育层次高,祖国意识强,且影响力较大,加强与台籍教师群体的联系交往,鼓励更多台籍教师到祖国大陆任教、学习、旅游、生活,是深化两岸教育领域的资源互通、推动两岸关系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
“去年秋天,来自海外及岛内的台湾同胞和大陆的文学、影视从业者、研究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了世界文学、影视行业等方面的发展。大家交流了多日,深刻感受到两岸同根同源,文化一脉相承,没有任何心理、语言、文化的障碍。”她说。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台内容备受关注,特别是“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携手共创民族复兴伟业”的表述,引发了两岸的广泛讨论。当前,两岸青年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交流越来越频繁,很多台青拍摄大陆工作、生活、旅游体验,分享给岛内亲友,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交流的壁障。《香港文汇网》此前报道称,台湾年轻人对大陆事物的认知已不再停留在“新鲜感”的初级阶段,而是自主关注更多元的议题,拉近了两岸青年的心灵距离。
林敏洁呼吁台湾同胞多来大陆走走看看,深入交流。她表示,大陆一直对台湾敞开怀抱,有很多欢迎台胞的活动,比如台联每年会举办夏令营、冬令营。“来了之后,我们会带领大家参观祖国名胜古迹、高校设施。如果来南京,我可以带大家一起逛校园,深入体验大陆校园生活。”她说,“我期待更多台湾青年到大陆高校交流”,相信经过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两岸年轻人将“心心相融”。
|